2005年1月29日 星期六

談「台語電影興衰史」



我想在所謂的7年級生記憶裡,台語片只是《無言的山丘》、《悲情城市》、或者是國台語混雜的《熱帶魚》、《天馬茶房》,然而台語對於過去庶民的文化親和性,已非我們所能想像,以下就印象簡單講述台語片的興衰史。

一,台語片與歌仔戲的難分難捨

台灣光復之後,第一部台語片《六才子西廂記》上映不到三天,票房悽慘,匆匆下檔,但卻也因此牽動日後台語片的發展,導演何基明與麥寮歌仔戲班合作,完成作品,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,受大廣大迴響,奠定日後台語片與歌仔戲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(P.S 有人認為光復後的第一部台語片為《薛平貴與王寶釧》,因為《六》片為16厘米底片,而《薛》片為35厘米。)

然而電影這項媒介的興起,卻深深的打擊了傳統戲曲與其表演舞台,當歌仔戲轉而投入電影畫面中,它的一些只有在舞台上才能顯現出的獨特性也因此消失,觀眾也漸漸少往戶外舞台去,轉而投向電影,不過這樣的弊病當時人們並未察覺,而且當時的歌仔戲電影廣受歡迎,投機者也看中這塊市場,一昧的濫拍與製造台語片,電影謀殺了歌仔戲,
就好像日後出現的電視謀殺了電影。

二,台語片第一波高潮

上述提到投機者的出現,這與現在一般現象無異,哪有大餅便往那去,這樣的跟拍風氣旺盛,使得製作與片商快速增加,在1957、58、59三年內,造就台語片的高峰期,跟同一時期的國語片產量比較,取得壓倒性的勝利。不過令人疑惑的,當時台灣物資缺乏,影片多倚賴外片進口,更遑論拍電影的底片、資金,等人才各方面的問題,但這時期一項政府的政策卻意外的成了這波高潮的推手,也成為台語片興盛的原因之一。

三,造就成功的主因

就現今生活週遭,許多有線電視台強調本土訴求,除了傳統台語戲劇,更有了台語的八點檔(如目前正熱的《台灣霹靂火》),台語總是給我們一些親切、有時候是溫暖的感覺,不過卻也難以避免粗俗、被視為較低水準的語言,但是不可否認的,台語文化對於整個台灣的影響巨大,也有其獨立的文化,這是不可抹煞的。以下分析台語片成功主因:

1.「政府政策奏效」 1955年,為了香港來台拍片所設計的押稅辦法,意外解決了膠片的來源,可能是申報較多的底片進口,但實際上卻沒有用那麼多,於是剩下的便可以轉賣給國內,或是與外商合作,虛設公司,申報進口底片,高價賣出,賺取差額。

2.「文化親和性」 誠如前面所說,台語所帶給人們的文化親和性是很高的,而當時(50年代),文化知識水準普遍低落,外語、國語片的意涵較深,遠不如台語片來的易懂,另外本省人也居多,基於一種文化或是語言上的認同感,也成為支持台語片的原因。

四,跨年代的轉變

1960年,台語片產量下滑,不過還是比國語多。60年代政治風暴、白色恐怖,電影發表的內容必須特別小心,描寫社會不平之處,不可深入說明(日後「健康寫實所走的路線」應此而生)。

1962年,國台語片產量皆暴增,明星制度與片廠體系已具規模,到了60年代末期,台語片產量首次被國語片超越,自此衰退,而到1976年,台語片正式產,日後出現的台語電影都只是插花性質,並以國台語混合居多。1962至1969年,為台語片第二波高潮,從50年代至60年代末期,台語片也完成這項電影傳承的階段性任務,而功成身退。

五,黑白台語、彩色國語

台語片第二波的高峰,源自1962年,正因為之前的三年高峰(57、58、59)建立了台語片的市場與片廠規模,使得台語片得以復甦,但到了60年代末期,又整個衰弱下去。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象,就是黑白電影與彩色電影的差異。

「黑白台語、彩色國語」,簡單的說,台語片大都是黑白的,而國語片則採用彩色,在台語片整個沒落的時候,黑白電影的產量也漸漸的減少,取而代之是新興的國語彩色電影,而黑白影片沒落的原因有:
1.彩色時代來臨:自從電影發明以來,人們不斷的想要想之真實性,有了聲音不夠,還要力求彩色,就在這股風潮當中,黑白電影漸漸被淘汰了。

2.技術成熟:當時使用彩色影片拍攝的技術已純熟,並設有專用的沖印設備。

3.資本太小:黑白膠片通常使用於台語片,也因為台語片資金較少,不得不如此,而後台語片衰亡,黑白膠片也失去市場。

六,台語片消失的總因

1969年,國台語片產量在這年換手,國語片首次超越台語,而台語片也一厥不振,自此未再復甦過,以下分析台語片衰亡的原因:

1.「政策使然」:台語片因為政府採行的壓稅辦法而意外興起,卻也因為政府有意的打壓而衰敗,說是打壓,也許嚴重了一點,當時政府獎勵國語片,而對於台語片則不取締,也不鼓勵,但在送審時,總是遇到百般刁難,使得當時台語片商紛紛灰心,台語片產量減少。

2.「競爭力不夠」:台語片常因為語言問題而無法外銷,相較於國語片,國際市場小的可憐,因此小資金投資,回收小資金,成了台語片的目的了。

3.「急就章精神」:長久以來,台灣不論再任何產業都有一個特性,就是中小企業精神,那兒景氣好,就往哪發展,這種一窩瘋的投資精神,造就了產業基礎的薄弱,只想賺錢,卻沒有回饋,以至於台語片在1976正是停產,這應該是所有人應該負起的責任。

4.「中影影響」:當時國營的電影界的龍頭中影,正好鼓勵健康寫實主義的發展,推動「健康為教化,寫實即農村」的觀念,導演李行在當時拍了多部經典作品,然而這些片主角多是社會勞動階層,但是這些電影卻都以國語發音,居然描寫社會底層的電影,不是以傳統的台語為代表性語言,可謂人為造作的寫實,從此也可看出政府的政策與電影語言往後的趨勢。


(此文寫於2003年5月22日)

1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