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5月13日 星期五

《無米樂》究竟能做什麼?



在經歷過很多很多次的紀錄片映後座談經驗後,我發現有一個問題肯定會入圍觀眾發問排行版前五名,那就是─「請問導演,你希望觀眾能從這部紀錄片裡獲得什麼,或是能做(實踐)什麼?」

這個問題常常讓導演面露難色,然後強調說紀錄片工作者只是藉由影像呈現出一個事實,並且加入一些自己對這個事實的觀點與看法,沒有辦法也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事實或社會的現況…

嗯,我覺得導演講的確實很有道理。這個「能做什麼的問題」其實不應該問導演,應該問身為觀眾的我們,倒底我們從影片中接收了什麼?覺得我能做什麼?不應當是由導演來規劃這個紀錄片社會實踐的步驟。

在一場《無米樂》即將登上院線前的試映會,我聽到了一個回應,一個觀眾問說:「請問哪裡可以買到後璧出產的稻米呢?」結果導演也直率的說:「請洽台南縣後璧鄉農會」語畢,現場的觀眾都笑了。這個「明星效應」其實也證明了影像強大的魅力,然而如果大家開始去搶救《無米樂》裡所紀錄的對象,而導演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的話,《無米樂》也終將被大家捏塑成一部農業宣傳片,喪失了這部影片良好的立意與初衷…(假使大家都去買後璧的米,那其他的稻農不就覺得很幹!《無米樂》的兩個導演肯定會哭!)

《無米樂》的兩位導演期望著一個紀錄片很美很美的境界。「為什麼紀錄片的壽命那樣的短?為什麼紀錄片是屬於小眾的?明明紀錄片的取材是來自於社會大眾,是來自於台灣的生活文化,完成後卻只能吸引影展觀眾的目光?我們不能瞭解,我們拒絕妥協。一部紀錄片的完成,並不是導演將拍攝毛帶剪輯成一部可觀看的影片;一部紀錄片的完成,必須跟觀眾一起完成,所以,我們必須將《無米樂》推廣出去。」

影像有著無限的可能性。不過前提是,它必須被觀看,觀看的人次越多,所可能碰撞出的火花就越多。為什麼紀錄片被稱為小眾,原因就是映演管道的問題。如今《無米樂》即將在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四地上映院線,想看的人不再苦於尋覓無門,於是「觀眾到底能做些什麼?」成為我最關注的一點。買後璧米固然是一種方式,不過或許《無米樂》訴求的是更多更多的方式,包括讓更多人看見。(請記得,可能性是無限的、多樣的,而這建立在被觀看的前提上)

香港的一位戲劇行動者莫昭如曾說:「電影不能革命,只能革命的使用電影。」,紀錄片上院線也不等同就是商業,但上院線卻可以商業式的操作紀錄片。去年票房破千萬的《生命》被評論者批評的很慘,有很大的原因是感動論述的的出現。現在《無米樂》這部樸實卻發光的紀錄片不知道預計能有多少票房,而「票房」這種思維方式,能否轉化為「觀影人次」,這嚴重考驗著《無米樂》的發行公司中映電影文化公司的智慧,不過就現實面看來,一張票價200或220,甚至在台中、高雄二輪戲院上映的票價也是200,只不過證明了滿腦子「票房」取向的發行思維。十幾年前,台灣電影就是為了謀取利潤,一窩風的跟拍爛製。而現在,請不要糟蹋了這部動人的《無米樂》與片中可愛的主角們。「中映電影文化公司」,拜託!拜託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